醫(yī)療器械法規(guī)、注冊、臨床、體系認證、信息系統(tǒng)一站式服務
24×7服務熱線:0571-86198618 簡體中文 ENGLISH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新聞動態(tài) >口咽部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設備技術審評要點(試行)(2022年第33號)
口咽部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設備技術審評要點(試行)(2022年第33號)
發(fā)布日期:2022-08-27 18:29瀏覽次數(shù):1652次
為進一步規(guī)范口咽部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設備的管理,國家藥監(jiān)局器審中心組織制定了《口咽部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設備技術審評要點(試行)》,并于2022年8月26日正式發(fā)布。

為進一步規(guī)范口咽部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設備的管理,國家藥監(jiān)局器審中心組織制定了《口咽部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設備技術審評要點(試行)》,并于2022年8月26日正式發(fā)布。

新冠病毒采樣設備.jpg

口咽部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設備技術審評要點(試行)

一、適用范圍

本審評要點適用于口咽部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設備的產品注冊,旨在指導注冊申請人開展產品設計開發(fā)工作及準備產品注冊申報資料。

該類產品主要采用機器人、傳感器等技術,通過自動采樣或采樣人員遙控采樣等方式,在公共場所、醫(yī)療機構等場所用于適用人群口咽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核酸采樣(含混采、單采)。

該類產品經醫(yī)療器械分類界定,明確按照第三類醫(yī)療器械管理,分類編碼按現(xiàn)行《醫(yī)療器械分類目錄》為22-11-00;其所在的采樣設施(如采樣亭、采樣間)或交通工具(如采樣車)不作為醫(yī)療器械管理。

二、基本要求

注冊申請人應依據(jù)《醫(y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guī)范》及其獨立軟件附錄的要求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并將風險管理納入其中。按照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開展產品的設計開發(fā)、生產管理、質量控制等工作。可參考YY/T 0316、YY/T 0287、YY/T 0664、YY/T 1833系列標準(若適用)等標準完善質量管理體系。

注冊申請人需基于產品的預期用途、使用場景、結構組成、技術特征等因素,按照《醫(yī)療器械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則》及其符合性技術指南要求,確定產品安全、有效的基本要求,并結合相關指導原則和標準開展產品設計開發(fā)工作。參考《醫(yī)療器械產品受益-風險評估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開展產品受益-風險評估工作,確保產品受益大于風險。

注冊申請人需按照《關于公布醫(yī)療器械注冊申報資料要求和批準證明文件格式的公告》要求,結合本審評要點和相關指導原則要求,準備產品注冊申報資料。基于產品特性判斷本審評要點和相關指導原則具體內容的適用性,不適用內容詳述理由。

產品注冊申報資料及注冊體系核查結果若能證明申報產品安全、有效且質量可控,方可獲批上市。

指導原則適用情況、標準適用情況、質量管理體系規(guī)范性文件和標準適用情況、醫(yī)療器械安全和性能基本原則清單詳見附錄1至附錄4。

三、產品受益-風險考量

注冊申請人需基于產品的預期用途、使用場景、結構組成、技術特征等因素確定產品特性,明確產品投入使用的受益,并按風險管理程序要求開展產品風險的識別、分析、評價、控制等工作,確保產品綜合剩余風險均可接受,受益大于風險。

雖然該類產品預期會有減少采樣人員調配使用的受益,但注冊申請人仍需明確產品具體的受益和風險,深入開展產品受益-風險評估工作。

考慮到采用機器人、人工智能、傳感器等技術在公共場所進行自動采樣的產品是此類產品當中風險較高的代表產品,故以該代表產品為例探討其主要風險及控制措施,其余產品可參考執(zhí)行。具體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采樣失敗風險及控制措施

采樣失敗是指產品無法實現(xiàn)采樣,即產品有效性不符合要求,如采樣部位未能識別,咽拭子、采樣管未能拾取或拾取不當無法進行后續(xù)操作,咽拭子未能到達采樣部位,采樣管封蓋未能打開、打開后脫落或無法閉合,咽拭子未能進入采樣管或進入采樣管后未能剪斷,采樣后的采樣管放置錯誤或放置不當無法進行保存等。

注冊申請人需明確光學成像裝置、圖像識別算法、機械臂(含末端執(zhí)行器)、測距裝置的要求及性能指標,以及咽拭子與采樣管的兼容性要求;同時還需關注相應衍生風險,如電氣安全、光學安全、機械安全、軟件安全等方面風險。

光學成像裝置性能指標可參考《手術無影燈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及YY 0627或YY 9706.241標準要求。機械臂性能指標可參考YY/T 1712、YY 9706.277標準要求。

(二)采樣失效風險及控制措施

采樣失效是指產品雖可在形式上完成采樣但未能保證采樣有效性,如采樣部位識別錯誤或不準,咽拭子、采樣管拾取不當影響后續(xù)操作的有效性,采樣部位和采樣次數(shù)不滿足《新冠病毒標本采集和檢測技術指南》要求,采樣力度不夠未能采集到核酸樣本,采樣后的采樣管保存不當導致樣本失效等。

注冊申請人需明確采樣、光學成像裝置、圖像識別算法、力學反饋裝置的要求及性能指標,以及低溫保存箱的兼容性要求;亦需關注相應衍生風險,如電氣安全、光學安全、機械安全、軟件安全等方面風險。

由于采樣失效可能導致核酸檢測結果假陰性(漏診),存在疫情擴散風險,因此需要重點關注。

(三)樣本污染與交叉感染風險及控制措施

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受試者可能會污染產品內部環(huán)境,一方面會發(fā)生后續(xù)樣本污染問題,導致后續(xù)受試者核酸檢測結果假陽性(誤診),另一方面會發(fā)生交叉感染問題,導致后續(xù)受試者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存在疫情擴散風險。另外,其他呼吸道病原體陽性受試者也存在交叉感染風險,受試者咳嗽或嘔吐所致污染、廢棄物所致環(huán)境污染亦需考慮。

注冊申請人需明確產品內部消殺、負壓環(huán)境控制、內部擦拭清潔等要求及性能指標。其中,產品內部消殺考慮消殺的方式(如醫(yī)用酒精、過氧化氫、紫外線,或多種方式相結合)、作用參數(shù)、持續(xù)時間、間隔等要求,采用紫外線消殺可參照GB 28235標準要求。負壓環(huán)境控制可參考《生物安全柜注冊審查指導原則》及YY 0569標準要求,明確氣流模式、流入與下降氣流流速、防泄漏、高效過濾器等要求。內部擦拭清潔考慮清潔的方式、持續(xù)時間、間隔等要求。同時,關注內部消殺不力、負壓環(huán)境控制不良、內部擦拭清潔不力的衍生風險。

由于樣本污染存在誤診風險、交叉感染存在疫情擴散風險,因此需要重點關注。

(四)使用風險及控制措施

此類產品屬于全新的高風險產品,需要關注使用風險,如產品提示不明導致受試者(特別是老人、兒童)無法操作或操作錯誤,受試者在采樣過程中運動導致無法采樣,受試者較為敏感在采樣過程中發(fā)生嘔吐導致產品內部污染,產品故障和突發(fā)事件(如斷電)應對不當導致受試者受到傷害或產品內部污染等。

注冊申請人需明確適用人群、使用提示功能、受試者運動控制、故障應對、斷電保護、值守等要求。其中,適用人群考慮是否包含兒童、老人,將易嘔人群等人群和呼吸道傳染病、哮喘病、凝血病、嚴重心臟病等疾病予以排除。使用提示功能包括語音、視覺等方式,或多種方式相結合。受試者運動控制綜合采用咬口器固定、語音提示、機械臂停止運動等措施。故障應對考慮機械臂急停、故障提示、受試者脫困、產品重啟(含再次消殺)等要求。斷電保護明確不間斷電源(UPS)等保護措施及其持續(xù)供電時長等要求。值守考慮值守方式(現(xiàn)場、現(xiàn)場與監(jiān)控相結合)、值守人員(配備、培訓、個人防護)等要求,考慮到此類產品的特殊性不得無人值守。

應在設計上有效控制受試者運動風險,如產品結構組成包含咬口器,亦需關注其衍生風險。咬口器為一次性使用耗材,原則上為無菌或明確微生物限度要求,需考慮清潔、消毒、滅菌要求,若消毒或滅菌可能產生殘留物質需開展殘留毒性研究。咬口器與口腔粘膜接觸,需考慮生物相容性風險,按GB/T 16886系列標準開展生物相容性評價工作。咬口器的尺寸、剛度、連接等性能指標若達不到使用要求,亦會產生使用風險;同時,建議含有壓舌板設計,以便控制舌頭運動和光學成像。咬口器使用后若未妥善廢棄可能導致產品或環(huán)境污染,需考慮污染和感染風險,明確廢棄處置要求。

注冊申請人可參考醫(yī)療器械人因設計技術審查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的基本思路開展產品人因與可用性設計工作,確保產品使用風險均可接受。

(五)機械風險及控制措施

機械臂等機械部件非預期運動可能導致受試者受到傷害或產品發(fā)生故障,如機械臂撞擊受試者口部、面部、胸部,采樣力度過大導致受試者口腔黏膜損傷,機械臂急停后無法安全釋放受試者,雙機械臂或多機械臂相互干涉導致產品無法運行等。

注冊申請人需明確機械臂工作空間、空間限位或隔離、急停、運動速度、雙機械臂或多機械臂干涉控制等性能指標要求,以及測距裝置和力學反饋裝置的性能指標要求。

(六)可靠性風險及控制措施

因長期持續(xù)工作、環(huán)境條件(如溫度、濕度、氣壓或海拔等)超出預期設定等問題導致產品發(fā)生故障不能正常運行或非預期運行。

注冊申請人需明確產品持續(xù)工作時間、環(huán)境條件、開機自檢、故障提示、運行日志等要求,參考《有源醫(yī)療器械使用期限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要求開展產品可靠性研究工作。產品持續(xù)工作時間需開展耐久性研究(建議不少于1周),明確開機率、故障情況及其應對措施等。環(huán)境試驗滿足GB/T 14710標準要求。

(七)軟件風險及控制措施

產品軟件風險需考慮軟件算法性能不佳、軟件缺陷等問題,如采樣部位無法識別或識別錯誤、機械臂非預期運動、雙機械臂或多機械臂相互干涉、使用提示出錯、故障提示失效、死機等。

注冊申請人需明確軟件功能,至少包括開機自檢、機械臂控制、使用提示、故障提示、運行日志等功能。該類產品軟件安全性級別為嚴重級別,注冊申請人需結合GB/T 25000.51標準要求,按照嚴重級別要求開展產品軟件設計開發(fā)工作。

根據(jù)《醫(yī)療器械軟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2年修訂版)》要求準備相應級別的軟件(含現(xiàn)成軟件)研究資料、互操作性研究資料以及GB/T 25000.51檢測報告,其中軟件研究資料建議重點關注驗證與確認、可追溯性分析、缺陷管理、核心功能等。根據(jù)《人工智能醫(yī)療器械注冊審查指導原則》要求準備算法研究資料,建議重點關注數(shù)據(jù)質控、算法訓練、驗證與確認、可追溯性分析等。

(八)網絡安全風險及控制措施

產品網絡安全風險需要綜合考慮信息安全、數(shù)據(jù)安全相關風險,如受試者身份鑒別困難、采樣管未能識別、受試者與樣本關聯(lián)錯誤、受試者個人信息泄露等。

注冊申請人需明確數(shù)據(jù)接口、用戶訪問控制等要求,結合網絡安全能力建設要求,按照嚴重級別要求開展產品網絡安全設計開發(fā)工作。

根據(jù)《醫(yī)療器械網絡安全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2年修訂版)》要求準備網絡安全研究資料,建議重點關注驗證與確認、網絡安全能力、可追溯性分析、漏洞評估等。

網絡安全風險亦存在漏診情況,可能導致疫情擴散,需要重點關注。

(九)電氣安全風險及控制措施

產品因電氣安全(含電磁兼容)設計不當、防護措施不力、安全提示不明等問題,可能直接或間接導致受試者等相關人員面臨電氣安全風險。

注冊申請人需根據(jù)GB 9706電氣安全系列標準開展產品設計開發(fā)工作,并準備相應標準的檢測報告。

(十)光學安全風險及控制措施

產品所含光學成像、激光測距等光學裝置存在光學安全風險。

注冊申請人需基于產品特性,根據(jù)GB 7247.1(激光)、YY/T 1534(LED光源)、GB/T 20145(普通光源)等適用標準要求開展產品設計開發(fā)工作,并根據(jù)產品具體情況準備GB 7247.1、YY/T 1534檢測報告和GB/T 20145研究資料。

同時,產品亦存在生物相容性、無菌等風險,前文已有相關說明,不再贅述。

此外,混采產品相較于單采產品,在采樣流程與質控、采樣次數(shù)確認、采樣管識別與操作、咽拭子操作、樣本放置與保存、產品內部消殺等方面要求更高,風險相對更高,更需加強風險管理工作。

四、審評關注點

(一)產品的結構組成、適用范圍和禁忌證

根據(jù)產品特性和具體情況,明確其結構組成、適用范圍、使用環(huán)境、適用人群和禁忌證。

結構組成原則上根據(jù)產品電氣設計確定,需與檢測報告保持一致,可體現(xiàn)機械臂及其數(shù)量。

適用范圍明確產品的采樣部位(如口咽部)、采樣方式(如混采、單采)和預期用途(如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

使用環(huán)境明確產品的使用場所(如公共場所、醫(yī)療機構等)、環(huán)境條件(如溫度、濕度、氣壓或海拔等)和受試者體位(如站姿、坐姿等)。

適用人群明確產品的受試者人群(如成人、兒童、老人等)。禁忌證明確產品禁用的人群(如易嘔人群等)和疾?。ㄈ绾粑纻魅静?、哮喘病、凝血病、嚴重心臟病等),若聲稱不用于兒童、老人等特殊人群亦需明確。

(二)聯(lián)合使用

明確與產品聯(lián)合使用的咽拭子、采樣管、低溫保存箱的要求及兼容性研究資料,并提供注冊證信息。

若適用,明確產品所在采樣設施、采樣車的相關要求。

(三)產品技術要求

根據(jù)《醫(yī)療器械產品技術要求編寫指導原則》要求規(guī)范產品技術要求的內容和體例。

基于產品特性和具體情況,明確采樣、機械臂、光學成像、力學反饋、測距、咬口器、軟件功能、網絡安全、持續(xù)工作時間、斷電保護、負壓環(huán)境、內部消殺、電氣安全(含電磁兼容)、光學安全等性能指標和檢測方法。

其中,采樣應依據(jù)《新冠病毒標本采集和檢測技術指南》明確采樣要求,包括擦拭部位、擦拭次數(shù)、擦拭方式、持續(xù)時間等。

機械臂明確工作空間、負載、運動速度、定位精度、定位重復性、空間限位或隔離、急停、雙機械臂或多機械臂干涉控制措施、末端執(zhí)行器等要求。

光學成像明確光照特性、圖像分辨率、圖像質量、實時性等要求。力學反饋明確采樣力度限值范圍及超限控制措施、持續(xù)時間、實時性等要求。測距明確測量方式、測量精度、實時性等要求。咬口器明確尺寸、剛度、連接、無菌等要求。

軟件功能至少需包括受試者身份識別、采樣管識別、采樣部位識別、機械臂控制、使用提示、故障提示、開機自檢、運行日志等功能。網絡安全明確數(shù)據(jù)接口、用戶訪問控制等要求。

持續(xù)工作時間明確產品可持續(xù)工作的最長時間。斷電保護明確不間斷電源(UPS)等保護措施及其保護時長等要求。

負壓環(huán)境明確氣流模式、流入與下降氣流流速、防泄漏、高效過濾器等要求。內部消殺明確消殺方式、作用參數(shù)、持續(xù)時間、間隔時間等要求。

電氣安全(含電磁兼容)要求符合GB 9706系列標準要求,詳見下文。光學安全根據(jù)產品具體情況符合GB 7247.1、YY/T 1534標準要求。

(四)性能研究

提供產品技術要求性能指標的確定依據(jù)、輸入來源以及臨床意義,所采用的標準或方法、采用的原因及理論基礎,以及驗證資料。

提供采樣部位識別準確性、采樣要求、機械臂定位精度與重復性、力學反饋、測距等性能研究資料,確保漏診和誤診的風險均可接受。

提供產品內部消殺的要求及其確定依據(jù)、消殺效果驗證資料、消殺對產品影響的評估資料,以及內部擦拭清潔的要求及其確定依據(jù)、清潔效果驗證資料,確保樣品污染與交叉感染的風險均可接受。

對于混采產品,還需提供采樣流程與質控、采樣次數(shù)確認、采樣管識別與操作、咽拭子操作、樣本放置與保存、產品內部消殺等方面驗證資料,確?;觳傻木C合剩余風險均可接受。

(五)電氣系統(tǒng)安全性研究

提供第二版GB 9706.1、GB 9706.15(若適用)、YY 0505檢測報告。

注意第三版GB 9706系列標準(含YY 9706.241、YY 9706.277)將于2023年5月1日實施(具體以標準實施通知為準),在實施日期之后申報的產品應符合第三版標準要求。

(六)輻射安全研究

若適用,提供紫外線、光輻射安全研究資料,包括GB 28235、GB/T 20145標準符合性資料,輻射安全驗證資料,輻射防護措施等。

(七)軟件研究

該類產品的軟件安全性級別為嚴重級別,按照《醫(yī)療器械軟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2年修訂版)》要求,提交相應級別的軟件(含現(xiàn)成軟件)研究資料、互操作性研究資料以及GB/T 25000.51檢測報告。其中,互操作性研究資料可單獨提交,亦可與軟件研究資料合并提交。

按照《醫(yī)療器械網絡安全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2年修訂版)》要求,提交相應級別的網絡安全研究資料。

按照《人工智能醫(yī)療器械注冊指導原則》要求,提交算法研究資料。

(八)生物學特性研究

與受試者直接或間接接觸的部件、咬口器,需按照GB/T 16886系列標準開展生物相容性評價,并提供相應研究資料。

(九)清潔、消毒、滅菌研究

明確產品清洗和消毒工藝(方法和參數(shù))、工藝確定依據(jù)及驗證、清洗和消毒效果的研究資料。

咬口器等無菌部件需明確滅菌工藝(方法和參數(shù))和無菌保證水平(SAL),并提供滅菌驗證及確認研究資料。

若滅菌或消毒可能產生殘留物質,需對滅菌或消毒后的產品進行殘留毒性研究,明確殘留物信息及采取的處理方法,并提供相關研究資料。

(十)穩(wěn)定性研究

1.貨架有效期

提供咬口器等部件的貨架有效期和包裝研究資料,證明在貨架有效期內,在規(guī)定的運輸貯存條件下,可保持性能功能滿足使用要求,并保持無菌狀態(tài)。

2.使用穩(wěn)定性

按照《有源醫(yī)療器械使用期限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要求,提供產品使用耐久性/可靠性研究資料,證明在規(guī)定的使用期限/使用次數(shù)內,在正常使用、維護和校準情況下,產品的性能功能滿足使用要求。

3.運輸穩(wěn)定性

提供產品運輸穩(wěn)定性和包裝研究資料,包括GB/T 14710檢測報告,證明在規(guī)定的運輸條件下,運輸過程中的環(huán)境條件不會對醫(yī)療器械的特性和性能造成不利影響,包括完整性和清潔度。

(十一)臨床評價

為滿足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質量管理的要求,該類產品的臨床評價需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臨床試驗生成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評價,以確認該類產品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采樣時的采樣效果與現(xiàn)有采樣方式具有一致性。根據(jù)《新冠病毒標本采集和檢測技術指南》,現(xiàn)有采樣方式為經培訓并考核合格的采樣人員進行采樣(以下簡稱“人工采樣”)。

注冊申請人需首先綜合分析申報產品的適用范圍、臨床使用場景、技術特征等因素,開展科學、嚴謹、充分、規(guī)范的非臨床研究,全面確認產品的各項性能,充分降低并合理控制產品的臨床使用風險。在此基礎上,注冊申請人方可對產品采樣和人工采樣效果的一致性開展臨床試驗獲取臨床數(shù)據(jù),以支持產品的臨床評價。

1.臨床試驗機構的選擇

臨床試驗需按照《醫(yī)療器械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guī)范》的要求,在具備相應條件并且按照規(guī)定備案的醫(y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實施。

2.臨床試驗設計

注冊申請人需對產品采樣與人工采樣進行比較研究,對于同一個受試者,產品采樣和人工采樣同期進行,二者的先后順序隨機確定。

為評價產品采樣與人工采樣效果的一致性,需對二者采集的樣本編盲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產品采樣與人工采樣需采用相同的、已經批準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和儀器,樣本處理、樣本穩(wěn)定性、核酸提取純化及結果判讀等應滿足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產品說明書的要求。

3.評價指標

臨床試驗評價指標主要為產品采樣和人工采樣下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陽性檢出率,以及兩種采樣方式的陽性符合率等。此外,可同時觀察受試者的主觀舒適度、不良事件(如嘔吐、采樣部位損傷等)、設備持續(xù)運行時間、人均采樣時間、發(fā)生的故障及故障率、對發(fā)生故障的處理措施及處理結果等。

4.受試者選擇和樣本量

臨床試驗的受試者需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采樣前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建議納入500例受試者??煽紤]排除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不適合該臨床試驗的生理或病理特征的人群。

5.數(shù)據(jù)分析和結果評價

注冊申請人需對臨床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具體要求如下:

(1)如果產品采樣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陽性檢出率高于或等于人工采樣,注冊申請人首先需論證人工采樣和產品采樣陽性檢出率的可接受性,例如,是否由于臨床試驗質量控制等問題,導致人工采樣質量未能符合相應規(guī)定要求并達到可接受標準。第二,注冊申請人需計算產品采樣與人工采樣時陽性檢出率差值的95%置信區(qū)間,并論述置信區(qū)間下限的可接受性,例如,是否能滿足新冠肺炎診療和防控的要求。第三,注冊申請人需計算兩種采樣方式的陽性一致率并計算95%置信區(qū)間,論述其可接受性,同時,對產品采樣和人工采樣陰陽性不一致的各受試者進行逐一分析,結合受試者臨床診斷背景信息和臨床核酸檢測結果等,對各受試者在兩種采樣方式下的漏檢情況和原因進行論證。

此外,注冊申請人還需對受試者的人口學數(shù)據(jù)(如年齡、性別、病史等)、臨床診斷背景信息、主觀舒適度、不良事件(如嘔吐、取樣部位損傷等)、設備持續(xù)運行時間、人均采樣時間、發(fā)生的故障及故障率、對發(fā)生故障的處理措施及處理結果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進行組間比較,以支持產品風險分析。

(2)如果產品采樣核酸檢測的陽性檢出率低于人工采樣,則認為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產品采樣與人工采樣的效果不具有一致性,產品采樣劣于人工采樣。

 6.其他需注意的事項

(1)產品采樣和人工采樣全過程需遵循《關于印發(f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通知》中《新冠病毒標本采集和檢測技術指南》的相關要求。

(2)臨床試驗需完整模擬臨床使用場景及流程等,且符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綜合組和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等相關部門的相關規(guī)定。

(3)需在臨床試驗方案中明確可能發(fā)生的設備故障、處理措施并制定應急預案。

(4)適用時,臨床試驗其他設計要素可參考《醫(yī)療器械臨床試驗設計技術指導原則》相關要求。

(5)注冊申請人需結合非臨床研究情況、臨床試驗結果等資料,綜合論證申報產品的臨床受益大于風險,且臨床風險可以接受。

(十二)說明書與標簽

說明書與標簽應符合《醫(y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guī)定》和相關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范性文件、強制性標準的要求。

說明書需明確產品正常使用的環(huán)境條件、場地與設施、聯(lián)合使用產品兼容性等方面要求和保證措施,以及產品內部消殺與擦拭清潔、樣本保存與轉運、廢棄物(如咬口器、咽拭子)處理、日常維護等方面的流程和要求。從值守人員、受試者角度,分別描述產品正常使用的流程和要求、產品故障和突發(fā)情況的處理流程和應對措施,如斷電、急停、受試者運動等。

標簽明確受試者正常使用以及產品故障和突發(fā)情況應對的警示/提示信息。

(十三)其他說明

1.注冊單元劃分

注冊單元劃分原則上以產品的技術原理、結構組成、性能指標和適用范圍為劃分依據(jù)。

采用機器人技術和采用非機器人技術的產品,自動采樣和采樣人員遙控采樣的產品,在公共場所使用和在醫(yī)療機構使用的產品,混采和單采的產品,原則上應作為不同注冊單元分別申報。

2.人因與可用性研究資料

在“研究資料—其他研究資料”中提供產品人因與可用性研究資料,確保產品使用風險均可接受。

提供值守人員培訓方案及驗證資料,包括培訓的計劃、材料、方式、師資、效果評估等,涵蓋值守方式(現(xiàn)場、現(xiàn)場與監(jiān)控相結合)、值守人員(配備、個人防護)等。


Copyright © 2018 醫(yī)療器械注冊技術咨詢 浙ICP備18025678號 技術支持:熙和網絡